新优质学校如何走向“新优质”?
点击上方蓝字即可关注“海教思维”
日前,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建设工程”现场会在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举办,这是自2016年3月项目启动以来的首次大规模现场会。会议以“技术融入课堂传统遇见未来”为主题,既有典型项目校经验探索的分享交流,也有教育专家的点评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现场会选定在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也别有深意,这是一所“未来学校”。2009年建校之初,时任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就指明了学校的定位:“西山学校要做人大附中的未来学校。”“幸福的、不一样的未来学校”也成为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的办学愿景。学校向参会嘉宾开放了课堂,让大家亲身体验课堂里的“传统与未来”。会上,北京教科院方中雄院长在肯定海淀区新优质学校项目校的积极探索时,也为“新优质学校”做了定义,认为“新优质学校”是义务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是学习者为中心的学校,是新技术推动变革的学校。
把幸福做成“进行时”
“学校是发展人的地方。教育不仅要为学生未来的幸福奠基,而且要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感受幸福、传递幸福的能力,所以要把幸福做成‘进行时’。”
——刘彦(人大附中西山学校校长)
1对1数字化未来学习”探索与实践
学校校园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笔记本电脑、iPad等移动学习设备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教育和学习终端,借助一系列的教育软件和工具、社群媒体网站等学习平台,突破了传统教学的物理空间和时空限制,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全情参与、高效互动、实时反馈的学习生态,帮助学生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提升审辩式思维、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媒体素养、创造能力等21世纪技能。
也正基于此,2015年6月,刘彦校长决定在全年级推开“1对1数字化未来学习”模式,让更多的孩子成为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优势深度融合的受惠者。师资培训、学生学习配套、家长体验式工作坊三条线同步推进,保障了“1对1数字化未来学习”的顺利开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初高中六个年级全学科推展。这样的教育创新改革模式,不仅最大化的让孩子的天赋发光,也让教师的创造力和潜能得到挖掘和绽放。
2016年3月,学校结合“1对1未来学习”的探索经验,积极落实市区两级课程改革要求,前瞻性、创新性地推进以“融合”为核心的跨学科校本课程改革,将综合实践活动落实到课表中,形成包括课程目标、课程主题、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在内的完整课程体系。
学校将开设跨学科融合课程纳入教师专业成长培养和评价体系之中,通过开展有规划的教师专业成长培训、鼓励老师们开阔思路,勇于探索,更广泛挖掘校内外资源,提升教师团队的课程开发能力。
从2013年9月开始,学校在高中首先推行“中国心”系列课程。“中国心”课程对齐“国际视野 中国心”目标,包含书法、古琴、围棋、茶文化、功夫、京剧等传统文化内容,学生根据自身爱好特长自主选择,可以涉猎不同领域,也可以专精一门。为此,学校建设了茶文化、古琴、书法等专业学科教室,营造了极具传统文化特色的学习环境。学校将“中国心”课程的开发,定位为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活动,课程从主题、内容到形式,包括选课的机制,都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吸引、激发学生共同参与,贡献智慧。
如今,“中国心”系列课程已经成为全校学生受益的校本课程。从今年9月开始,学校为初一年级所有学生提供14门“中国心”课程,学生利用每周三下午两节课实践选修自己感兴趣的一门课。同时为了保证课程实施效果,学校为每门课程聘请校内老师作为助教,配合授课教师进行课堂组织、管理和学生评价。
在探索西山特色“未来学习”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学校始终秉承这样一个理念:学校是学生的学校,课程是学生的课程。学校在课程的规划、实施、评价多个维度,都紧紧把握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站位在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现学生学科素养成长、人格品行成长和师生潜能成长。
因校制宜,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做教育,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孩子,他们的成长都是不可逆的,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主观随意,孩子们需要遵循规律,静待花开。同样,一所学校,从普通到优质,也一定要有时间、有平台去成长、去发现。”
——彭璇(清河中学校长)
随着互联网应用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时代的到来,技术革新将会对教育、对学校、对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和挑战,也必然呼唤新的教育变革。而从教育自身发展来看,教育对“个性”的认同与呼唤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基于学校的历史与现实,清河中学选取了借助信息技术应用的支撑,在交互中关注师生个性需求、传递温暖关怀,致力让师生的学校生活更美好这样的视角,力争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基,办一所让孩子们怀念的学校。
为促进教师成长,学校搭建多个平台。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关注受教育者的感受;开展骨干、职评指导会,为教师个人发展提供支持;珍惜青年教师提出的教育教学的成长需求,为青年教师量身定制发展项目:机器人、单片机、车模、微电影、定向越野……2012年,学校共有区级带头人、骨干教师11人,如今,这个数字翻了一倍。
在课程建设方面,清河中学搭建了“三类四维”课程结构,其中,校本选修课机器人、单片机、乐府社等备受学生欢迎,多元的综合实践活动也让学生获益匪浅。学校还结合学生情况,搭建了清河中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细化培养目标。
学校教育,也需要家长的合力。清河中学非常注重家校互动,家长调查问卷便是其中的一项工作。学校针对全校学生家长,广泛开展问卷调查,并认真分析数据。根据最新的调查,学校梳理出家长最关注、呼声最高的三个问题。第一,校园开放及家校互动。于是,学校设立教学开放日,家长进到班中听课;学校运动会,家长参与班级活动;开展家长学校讲座。第二,食品健康及餐饮安全。对此,学校邀请家长到学校食堂品尝监督学生日常学生饮食。第三,校园周边环境及治安安全。学校便在原基础上,增强安全保障。
近两年来,尤其是加入新优质学校项目以来,清河中学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赢得学生、家长、社区的良好口碑和深深肯定。其中,2016年,社会满意度远超2015年,同时也超过全区中学的平均得分。
信息化建设助力师生发展
“信息化建设助力师生发展,老师们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开展着工作,有着自己的创新,形成了方法,收获了经验,这就是一种厚重的积淀,在过程中内涵发展,有了自己的发展特色。”
——李军(海淀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副校长)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是由原巨山小学、西山小学、陶行知小学合并而成,在三校合并之初,针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这个问题,学校决定实施各学科课前三分钟演讲。结合学科特点,演讲题目由学生自定,各学科推进,班主任协调,每学期每个学生参与演讲总数不少于3次。有了这样的设计,老师和学生都行动起来。其中,中高年级的孩子们提前搜集资料、精心制作ppt,确定演讲的文字数量在500—800之间。三年下来,孩子们的演讲主题有:“推荐一本书”“我读过的一本书”“数学家的故事”“我的一幅画”“我的假期生活”……这些主题既有学科的特点,也有孩子们的生活。
学生发展中心还特别举行了三分钟演讲比赛,为这项校本研究助力。现在,这项课前三分钟演讲校本研究形成了课堂的常态,活动的效果由最初的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拓展到提高孩子们收集资料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制作课件能力等等。
关注信息化资源的整合运用成为了很多老师的共识。在干部、学科组长、备课组长的带领下,语数团队结合课内学习内容进行课内课外的拓展,开展了学科实践课程目标、课程框架、课程内容、评价方法、课程实施等方面的研究、实施了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老师们带领学生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形成了一些典型课例。
会上,来自中国教育科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做了现场点评,对“新优质学校建设工程”的推进给予了高度评价。专家从学校理念、管理体制、创新思路、队伍发展、课程建设、家校联合等多个方面进行逐一点评,对学校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实践给予充分肯定。
吴霓(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新优质学校”有七个方面的标准:一是环境整洁、设施齐全、硬件达标;二是制度完备、管理有序、职责分明;三是校长有理念、有担当、有作为、有创新;四是教师积极向上、创新争优、适合学生发展;五是学生道德品质高尚、个性差异明显、人人自得其所、和而不同;六是学校、家庭、社区密切配合;七是传统集成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以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学校发展。
郑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新优质学校”那些能够主动作为、积极进取、勇于再起航,在发展,并将项目看做学校发展新契机的学校。建议项目校边研边建、边建边研,凝练海淀学校优质发展的独特模式。同时,继续加强教师能力建设、探索育人模式创新。
“新优质学校建设工程”是海淀区教育系统“十三五”重点工程,区教委陆云泉主任对此非常重视,很多工作都亲自督导实施。他在讲话中感谢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主动承担这次现场会,肯定了项目校一年多以来的实践,并对新优质学校建设的下一步发展提出了要求和希望。
“
要为学生来选择我们的教育,而不是为教育选择学生,适合孩子发展和成长的学校,就是优质的学校。下一步,新优质学校建设要落实到提高办学的内涵品质,使学校成为学生自我求知、生命成长的快乐天地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幸福家园。
——陆云泉(海淀区教委主任)
”
作者:娄雪
编辑:海教思维
推荐阅读